Skip to main content

与环境一样,北极的地缘政治局势正在逐渐升温。随着北极海冰因气候变化而融化,该地区的主要参与者—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芬兰、瑞典、丹麦和冰岛—以及中国的战略利益加强了一场对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贸易路线的大国竞争。

Lena Krikorian, 2021年9月27日

气候变化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已不是什么秘密,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证明了这一点。该地区以其低于冰点的温度而闻名,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在过去的40年里,北冰洋的温度每十年上升一度,到2050年可能不会再有冰。因此,北极正在以比世界上任何地区都快的速度经历着全球暖化。

随着冰层融化,诸如“谁可以接触到未被发现的资源和石油”或“哪些国家控制哪些路线和领土?” 之类的问题就出现了。尽管环境破坏迫在眉睫,但正在融化的北冰洋盆地拥有潜在的海军、贸易和运输路线,以及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导致物理和地缘政治战场逐渐升温。据《巴伦周刊》报道,北极拥有地球近13%的石油储量和超过四分之一未开发的天然气储量;仅俄罗斯北极地区未发现的资源就价值约35万亿美元。

北极理事会中的八个北极国家分别是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和美国。除俄罗斯外,所有这些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冷战后,根据 1996 年《渥太华宣言》,北极理事会正式成立,作为一个基于共识的高级别政府间论坛,旨在加强北极国家与六个北极原住民族参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它还包括13个非北极国家作为经批准的观察员。北极理事会主要讨论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其职责明确排除了军事安全,在国际法下缺乏法律地位。

2021年5月20日,北极理事会在雷克雅未克召开了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成员们齐聚一堂,通过了理事会的第一个战略计划。在理事会成立25周年之际,该战略计划将作为未来十年北极事务的指南。它的目标是加强在气候变化监测、污染预防、可持续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包括促进有效交流,以进行知识共享并为政策决策提供信息。

俄罗斯联邦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至2023年。俄罗斯的主题是“可持续北极的良好治理”,强调了四个优先领域作为促进该地区集体行动的手段:北极居民和土著人民、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加强北极理事会。在五月份的部长级会议之前,美国和俄罗斯就气候变化问题表达了共同愿景。然而,政治和领土争端仍未解决。

在部长级会议召开前两天,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表示:“长期以来,所有人都非常清楚,这是我们的领土,这是我们的国家。” 凭借占主导地位的海军和军事存在,俄罗斯声称几乎所有的北极沿岸都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同时与美国进行小规模的潜艇军备竞赛。在2007年的一次海军演习中,莫斯科违反了国际法,将一面俄罗斯国旗放在北极底部冰层下的太空舱中:这是一个由国际海底管理局管理的国际公认地点。2020年9月,一艘核动力破冰船从圣彼得堡出发前往北极,这是一系列破冰船舰队中的第一艘,标志着一项威慑战略。

未来几年,北极地区的大国竞争将愈演愈烈,中国等玩家也将目光投向该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北京于2017年与莫斯科启动了“冰上丝绸之路”项目,以利润丰厚的石油交易的形式加强了该地区的合作与发展,例如与法国合作的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 (LNG) 项目。最近,中国发布了2021至2025年五年计划,计划在南北两极建设“极地丝绸之路”,并将在 2022 年发射破冰船和卫星,以监测路线和海冰融化。

北极的两条主要海路是西北水道和北方海路,北方海路沿俄罗斯北部海岸,从阿拉斯加一直延申至冰岛。一些预测表明,西北水道——位于阿拉斯加上方和加拿大北极圈北部海岸的沿海水域——可能在15年内完全开放且不再结冰,到2025年将间歇性开放,这将减少欧洲和亚洲之间40%的运输时间。根据历史上因纽特人的存在,加拿大已将西北水道的北极水域和冰冻的北极群岛视为内水。华盛顿和莫斯科反对渥太华的主权主张,宁愿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其指定为国际海峡。

虽然北极盆地因气温上升而发生变化,但相互竞争的战略利益和领土主张仍然是一些北极国家与大国之间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根源。尽管如此,拥有一个专注于加强区域合作的论坛和北极理事会可以确保北极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尽管存在历史性和持续性的政治分歧,北极国家同意回到 2015 年《巴黎气候协定和战略计划》中设定的门槛。9月19日,北极理事会刚刚庆祝了成立25周年,这表明外交和对话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地区安全的主要机制,而不是仅仅关注军事分歧。

图片:冰岛雷克雅未克——2021 年 5 月 20 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右)在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期间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未图示)会晤。俄罗斯外交部。 © IMAGO / ITAR-TASS